集体产权房拆迁如何进行赔偿?


集体产权房拆迁赔偿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首先要明确,集体产权房一般是指建在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它和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在拆迁赔偿上存在一些差异。 集体产权房拆迁时,通常有以下几种补偿: 一是房屋补偿。这是按照房产的市场价值来计算的,计算时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用途以及建筑结构等多个因素。比如在繁华地段的房屋,价值肯定要比偏远地区的高。相关法律依据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其中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是土地补偿。由于集体产权房建在集体土地上,征收集体土地会有相应补偿,这个补偿按照当地政策来给付。 三是搬迁补助。为了鼓励拆迁户积极配合拆迁工作,政府往往会提供搬迁补助以及奖励。 四是临时安置补助。在拆迁和安置的过程中,如果不能马上让拆迁户入住新房,政府会提供临时住所或者给予相关补助,以减少生活上的不便。 五是其他费用补偿。比如设备搬迁和重装费用,如果房子是用于经营的,还会有停产损失补偿等。 关于农村集体产权房的拆迁赔偿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货币补偿:主要由被拆迁房屋的补偿价格和宅基地的区位补偿价格两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被拆迁房屋补偿价 = 房屋补偿单价×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宅基地区位补偿价 = 宅基地综合补偿单价×核定的宅基地土地补偿面积。 产权置换:根据被拆房屋的批准建筑面积和人均面积来确定安置面积,保障每个人有合适的居住空间。 村民自建:要是村里还有剩余的宅基地,会考虑安排给拆迁户自行建造住房,或者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建设。这种情况下,会按照被拆迁房屋的补偿价格向拆迁户支付补偿款,同时按照宅基地的区位补偿价格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补偿款。 相关概念: 集体产权房:指建在集体土地上的房屋,一般没有个人房产证,产权归集体所有。 货币补偿:拆迁方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被拆迁人房屋及相关损失的补偿方式。 产权置换:拆迁方用其他房屋与被拆迁房屋进行交换,按照一定标准确定面积等并结清差价的补偿方式。 村民自建:在符合相关规定和有宅基地的情况下,村民自行建造房屋来解决居住问题,同时获得相应补偿的一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