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行政案件的受案条件是什么?
我跟政府部门有个纠纷,想通过行政诉讼解决。但不太清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有啥条件,不知道我的情况能不能起诉,所以想了解一下具体要满足什么条件法院才会受理行政案件。
展开


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以下为您详细介绍。首先是原告方面。原告必须是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俗来讲,就是行政行为对原告的权利义务产生了实际影响。比如,行政机关对某企业作出了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该企业就和这个处罚行为有利害关系,它就有资格作为原告向法院起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其次是被告方面。被告要明确,即原告必须指出是哪个行政机关作出了让其不服的行政行为。例如,是工商局作出的处罚,还是税务局作出的决定,要清清楚楚。这是因为法院需要明确该由哪个行政机关来应对诉讼。然后是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原告要清楚地说明自己的诉求,比如是请求撤销行政行为,还是要求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等。同时,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来支持自己的诉求。比如,要有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相关文件等。《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提起诉讼应当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最后是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并不是所有的行政争议都能向法院起诉,有些情况法律规定是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的。而且,不同的行政案件有不同的管辖法院,原告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例如,一般的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总之,只有同时满足以上这些条件,人民法院才会受理行政案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