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役权合同生效的条件是什么?


地役权合同是指地役权人与供役地人之间达成的以设立地役权为目的和内容的合同。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地役权合同生效的条件。 首先,合同当事人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通俗来讲,就是一个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地去进行民事活动,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签订地役权合同的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合同可能无法生效。比如,一个不满八周岁的儿童签订的地役权合同就是无效的,因为其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其次,意思表示要真实。意思表示真实就是说当事人在签订地役权合同时,是出于自己内心真实的意愿,没有受到欺诈、胁迫等情况的影响。比如,一方以威胁另一方生命安全的方式,迫使对方签订地役权合同,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就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合同是可以被撤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再者,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强制性规定是法律明确要求当事人必须遵守的规定,如果地役权合同的内容违反了这些规定,合同就会无效。公序良俗则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简称,合同内容不能违背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一般道德观念。例如,地役权合同约定的内容是用于非法活动,如制毒、贩毒等,那么这个合同显然是无效的。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七十三条规定,设立地役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地役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供役地和需役地的位置;(三)利用目的和方法;(四)地役权期限;(五)费用及其支付方式;(六)解决争议的方法。如果合同缺少必要的条款,可能会影响合同的效力。 总之,地役权合同生效需要满足当事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且不违背公序良俗,并且采用书面形式订立且具备必要条款等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