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强制离婚的条件是什么?
我对唐代法律挺感兴趣的,想了解下在唐代,夫妻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强制离婚。是犯了什么大错,还是有一些特定的规矩呢?很想知道唐代强制离婚的具体条件。
展开


在唐代,强制离婚是有特定条件的,这在当时的法律规定中有明确体现。强制离婚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义绝”,另一种是官府强制离异。 “义绝”是唐代强制离婚的重要情形。所谓“义绝”,指的是夫妻之间、夫妻一方与对方亲属之间、双方亲属之间出现了严重违背人伦道德的行为,破坏了夫妻之义,因此官府会强制要求双方离婚。根据《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诸犯义绝者离之,违者,徒一年。”义绝的具体行为包括丈夫殴打妻子的祖父母、父母,杀害妻子的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等;妻子殴打或辱骂丈夫的祖父母、父母,杀伤丈夫的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等;夫妻双方的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自相杀害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夫妻就必须离婚,否则就要受到刑罚处罚。 官府强制离异则是基于一些特定的事由。比如,唐代法律禁止良贱通婚,如果出现良贱之间违法结合的情况,官府就会强制他们离异。《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诸与奴娶良人女为妻者,徒一年半;女家,减一等。离之。”也就是说,当发生良贱通婚这种违反等级制度的行为时,不仅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而且要强制解除婚姻关系。 总的来说,唐代的强制离婚制度是当时社会道德、伦理和等级制度在法律上的体现,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封建伦理纲常。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