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与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冲突?
我不太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可现在有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也不少。我就想知道这两者会不会冲突啊,未成年人保护法会不会在某些时候让犯罪的未成年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呢?
展开


未成年人保护法与未成年人犯罪并不冲突,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部法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让未成年人能够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它就像是给未成年人撑起了一把保护伞,涵盖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等多个方面。例如,在家庭保护方面,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教育和保护职责;在学校保护方面,学校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等。 而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我国有一系列专门的法律规定和司法政策来进行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是因为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还不成熟,他们的认知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机制是相辅相成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未成年人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减少了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而对于已经犯罪的未成年人,恰当的处理方式也是基于保护他们未来能够更好地回归社会,避免他们再次犯罪。所以,这两者并不冲突,都是为了未成年人能够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