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公司法中除名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我在参与一家公司的经营,最近听说了‘除名’这个词,不太明白在公司法里它具体是什么意思。想了解清楚它的定义、适用情况和相关规定,免得自己在公司运营中因为不了解这个而遭受损失,所以来问问。
展开 view-more
  • #公司法
  • #股东除名
  • #出资义务
  • #股东会决议
  • #股东资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公司法领域,除名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公司法中除名的含义、适用情形、程序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什么是除名呢?简单来说,公司的除名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公司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公司章程的约定,通过一定的程序,剥夺某个股东的股东资格。股东资格是指股东基于出资而享有的在公司中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身份。当股东的某些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或者公司章程,损害了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时,公司就有可能采取除名措施。 接下来,我们看看除名适用的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七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该股东请求确认该解除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是常见的除名情形。比如,张三作为公司股东,承诺出资 100 万元,但在规定时间内一分钱都没出,经过公司多次催告,在合理时间内还是没有缴纳出资,那么公司就有可能对张三采取除名措施。 然后,我们来讲讲除名的程序。一般来说,除名需要遵循严格的程序。第一步是催告,公司要书面通知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的股东,要求其在合理期限内缴纳或者返还出资。这就像是给股东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第二步是召开股东会并形成决议,在股东未按照催告要求履行义务后,公司要召开股东会,对是否除名该股东进行表决。股东会的决议要符合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表决程序和比例。只有经过这一系列合法的程序,除名才具有法律效力。 再说说除名的法律后果。一旦股东被除名,其股东资格丧失,不再享有股东权利,比如不再享有分红权、表决权等。同时,该股东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要补缴未缴纳的出资或者返还抽逃的出资,如果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还需要进行赔偿。 最后,除名也有一些限制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公司不能随意除名股东,必须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和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如果股东认为公司的除名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除名行为无效。此外,公司章程可以对除名的情形和程序作出更具体的规定,但这些规定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总之,公司法中的除名制度是为了维护公司的正常运营秩序和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