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刑事赔偿程序该如何反思和重构?

我因被错误刑事拘留了一段时间,现在想申请刑事赔偿,但不太清楚这个程序。感觉现有的程序好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流程繁琐、时间长等。我想了解一下,目前的刑事赔偿程序存在哪些方面可以反思,又该怎么去重构这个程序,让赔偿能更顺利地拿到手。
展开 view-more
  • #刑事赔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刑事赔偿程序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国家对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给予赔偿的程序。这一程序的存在,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遭受国家机关违法行为侵害时,能够获得应有的赔偿,恢复其合法权益。 目前的刑事赔偿程序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进行反思。首先,确认程序复杂。在很多情况下,赔偿请求人需要先经过确认程序,来确定相关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违法。但这个确认往往要由实施行为的机关自己来进行,这就相当于让他们自己给自己“挑毛病”,会面临很大的阻力,也增加了赔偿请求人的维权难度。例如,某些案件中,当事人被错误逮捕,但要让原逮捕机关确认自身行为违法,过程可能会困难重重。其次,赔偿决定的作出时间较长。刑事赔偿程序的环节较多,从申请到最终作出赔偿决定,往往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这会让赔偿请求人长时间处于等待状态,增加了他们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比如,有的案件从申请赔偿到拿到赔偿款,可能要经过一两年的时间。最后,赔偿标准不够合理。当前的赔偿标准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充分弥补赔偿请求人的实际损失。例如,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目前的标准相对较低,不能完全体现受害人所遭受的精神痛苦。 要重构刑事赔偿程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简化确认程序。取消由实施行为机关自我确认的规定,设立独立的确认机构。该机构可以由人大代表、法律专家等组成,保证确认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这样能避免“自己查自己”的弊端,提高确认的效率和可信度。第二,缩短赔偿决定的作出时间。明确各个环节的时间限制,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在收到申请后的一定期限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对于复杂案件,也应设定最长办理期限,防止案件久拖不决。第三,完善赔偿标准。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调整赔偿标准,确保赔偿能够充分弥补受害人的损失。对于精神损害赔偿,要综合考虑受害人的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提高赔偿额度。 我国《国家赔偿法》对刑事赔偿程序作出了相关规定。根据该法,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这些规定为刑事赔偿程序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但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以更好地保障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