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是谁?


股东代表诉讼,简单来说,就是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侵害,而公司却怠于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时,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诉讼制度主要是为了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避免公司利益因内部人员或外部人员的不当行为而受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股东可以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范围较为广泛。首先,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可能成为被告。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中承担着重要的管理职责,他们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如果他们违反这些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失,就可能成为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例如,董事擅自挪用公司资金、高级管理人员与他人恶意串通签订损害公司利益的合同等行为,股东就可以代表公司对他们提起诉讼。 其次,公司的监事也可能成为被告。监事的职责是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如果监事未能履行好监督职责,或者自身存在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股东也可以通过股东代表诉讼来追究监事的责任。 此外,“他人”也可能成为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这里的“他人”包括公司以外的任何主体,如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其他企业、个人等。只要他们实施了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的行为,给公司造成了损失,股东就可以代表公司对其提起诉讼。比如,其他企业侵犯公司的知识产权,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股东就可以代表公司起诉该企业。 总之,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可以是公司内部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事,也可以是公司外部的其他主体。股东在提起股东代表诉讼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准确确定被告,并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