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典跟法律有什么区别?

我不太清楚民法典和其他法律之间到底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平时听人说法律的时候,感觉是个很宽泛的概念,而民法典好像经常被单独提及。我就想知道它们在内容、适用范围、制定目的这些方面都有啥区别呀?
展开 view-more
  • #民法典区别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要弄清楚民法典和法律的区别,首先得明白它们各自的定义。法律,从广义上来说,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它包括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规范性文件,比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等。从狭义上讲,法律仅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而民法典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典。它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的法典。简单来说,民法典把和民事相关的很多法律整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内容方面,法律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比如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而民法典主要聚焦于民事领域,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合同签订、婚姻家庭、继承等问题,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相应的规定。 从适用范围来看,所有的法律都是适用于特定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但由于法律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法律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情况。例如,劳动法适用于劳动关系,而民法典适用于民事关系。只要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民事活动,基本上都可以依据民法典来处理。 在制定目的上,法律的制定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利益和公民权利等。不同类型的法律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民法典的制定目的则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了我国法律的制定权限和程序等内容,它适用于所有法律的制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一章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清楚地表明了民法典的制定目的和依据。 综上所述,民法典是法律的一种,但它有自己独特的内容、适用范围和制定目的,与其他法律共同构成了我国完整的法律体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