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退与正常退休工资存在哪些区别?


病退与正常退休工资主要有以下区别: 首先是退休条件不同。正常退休是指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时退休。比如企业男性职工年满60周岁,女性干部年满55周岁,女性工人年满50周岁,且缴费年限满规定时长就可办理。而病退是职工因为身体状况无法胜任现有工作岗位,经相关医疗机构出具正式诊断证明,证实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且满足一定年龄和缴费条件(像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缴费年限符合要求)后提前退休。 其次是退休金扣减情况不一样。按照规定,病退每提前一年退休,退休金将会被扣除2%的比例;正常退休则不会有任何扣减。 然后是养老金计算方法有差异。病退的养老金计算要综合职工患病之前的工资水平、疾病导致的残疾程度以及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等多种因素;正常退休的养老金计算,通常是基于个人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以及个人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来确定。 另外,从缴费和社平工资角度看,病退人员的缴费年限往往比正常退休人员短,缴费工资也可能更少。而且病退人员退休时上年度的社平工资比后面正常退休人员要低,一般社平工资基本每年会有一定增幅,越晚退休享受的社平工资越高,养老金也就可能越高。个人账户余额也会影响养老金,病退和正常退休在这方面若有差异,也会造成养老金不同。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 相关概念: 病退:指职工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工作,经过相关程序认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后,提前办理退休手续。 正常退休:职工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且满足缴费等相关条件后,按规定办理的退休。 养老金: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养老保险后,在退休时可领取的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