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有什么区别?

我在学习劳动相关法律知识时,对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概念有点混淆。不太清楚它们具体有哪些不同,比如在实际的劳动场景中,哪些算劳动资料,哪些算劳动对象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弄明白这两者的区别。
展开 view-more
  • #劳动要素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劳动资料。劳动资料也被叫做劳动手段,它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干活时借助的工具或者条件。比如工人使用的机器设备、农民种地用的锄头、镰刀等农具,这些都是劳动资料。劳动资料就像是劳动者的“帮手”,帮助劳动者更好地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和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虽然没有直接对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进行定义,但它保障了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进行劳动的权利。 接下来,说说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指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它可以是自然界原有的物品,比如矿工开采的矿石、渔民捕捞的鱼;也可以是经过人类加工过的原材料,像纺织厂用来织布的棉花、服装厂用来做衣服的布料等。劳动对象是劳动的作用目标,是劳动者通过劳动资料进行加工的对象。 从二者的区别来看,劳动资料侧重于劳动者使用的工具和条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而劳动对象则是劳动者进行劳动的目标物,是被加工、被改造的对象。比如在木材加工厂,电锯就是劳动资料,工人通过电锯对木材这个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把木材变成各种家具。 总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劳动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理解劳动过程和劳动法律关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