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有效性和生效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一些合同事务时,看到合同上提到合法有效性和生效这两个概念。我不太明白它们到底有啥不一样,合法有效是不是就意味着生效了呢?还是说这两者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和不同的判定标准?想了解下它们的区别。
展开


合法有效性和生效是两个不同但又相关的法律概念,下面将为您详细解释它们的区别。 合法有效性指的是一个行为、协议或者文件等在法律上具有被认可的价值和意义,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要求,不会因为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被认定为无效。简单来说,就是它在法律层面站得住脚,是被法律所允许和保护的。比如,一份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并且合同的签订程序也符合法律要求,那么这份合同就具有合法有效性。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这就为判断一个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合法有效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生效则是指法律行为或者文件开始产生法律效力,对相关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生效往往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或者到达特定的时间点。生效的条件可以是法定的,也可以是当事人自行约定的。以合同为例,合同一般自成立时生效,但如果当事人约定了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生效,那么只有当所附条件成就或者期限到来时,合同才生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合法有效性是生效的前提条件。一个行为或者文件只有先具备合法有效性,才有可能生效。但具备合法有效性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已经生效,还需要看是否满足生效的条件。例如,一份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虽然它本身具有合法有效性,但在条件未成就之前,它并不生效,对当事人没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