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律与法规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事务时,经常会看到‘法律’和‘法规’这两个词,感觉它们有点像但又好像不同。我想知道它们具体有什么区别,又存在什么样的联系,这样在遇到相关情况时我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展开 view-more
  • #法律法规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律和法规是两个在法律领域常见的概念,虽然它们都和法律规范有关,但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也有紧密的联系。 从制定主体来看,法律通常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在我国,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其他法律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而法规的制定主体更为多样化,它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这些法规往往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来制定的。 在效力层级方面,法律的效力是高于法规的。也就是说,法规的内容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如果法规的规定与法律不一致,那么应当适用法律。这是为了保证国家法律体系的统一和权威。例如,如果某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与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相冲突,那么该地方性法规的相关条款就会无效。 从调整范围来讲,法律的调整范围更为广泛和宏观,它通常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对整个社会的基本秩序和基本制度进行规范。而法规的调整范围相对较窄,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主要是为了贯彻执行法律,或者解决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问题。 法律和法规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法规是法律的细化和补充,它将法律的原则性规定具体化,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同时,法规的制定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不能违背法律的精神和规定。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完整的法律体系,为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