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执行职务与妨害公务罪有哪些区别?
在一些执法场景中,常看到有人的行为被认定为阻碍执行职务或妨害公务罪,但不清楚二者具体差异。比如在面对执法人员执法时,什么情况下是阻碍执行职务,什么情况下会构成妨害公务罪,二者在判定和处罚上具体有哪些不同,很希望能得到清晰的解答。
展开


阻碍执行职务与妨害公务罪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区别: **行为性质与法律后果方面**:阻碍执行职务属于一般治安案件,通常给予治安处罚,一般是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例如,只是言语上的抵触、不配合执法,未使用暴力手段,大多属于这种情况。而妨害公务罪属于刑事犯罪,处罚较为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行为方式方面**:阻碍执行职务一般是通过非暴力手段对执法工作造成一定阻碍。比如在执法现场,故意拖延时间、无理纠缠等,但没有使用暴力或者暴力威胁。而妨害公务罪通常是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例如对执法人员进行殴打、以伤害其家人相威胁等。 **行为指向对象方面**:妨害公务罪所针对的对象往往较为明确,即某个具体正在依照法定程序执行公务的公职人员或者红十字会工作者等特定人员。而阻碍执行职务的对象范围相对更宽泛一些,只要是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都可能涉及。 法律依据主要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其中明确规定了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等行为的处罚措施;而妨害公务罪在《刑法》中有相应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