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执行和行政强制措施有哪些区别?


行政强制执行和行政强制措施存在多方面的区别,具体如下: **前提条件方面**:行政强制执行是以法定义务人不履行义务为前提。例如,纳税人逾期不缴纳税款,税务机关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扣款等执行措施,就是因为纳税人没有履行纳税义务。而行政强制措施是以可能产生危害社会的行为为前提,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于可能传播病毒的密切接触者,为防止病毒传播,相关部门会对其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目的方面**:行政强制执行目的在于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例如,责令违建者拆除违章建筑,若其不履行,行政机关强制拆除,就是让其达到履行拆除义务的相同状态。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在于预防、制止危害社会行为或事件的发生或蔓延,使人和物保持一定状态。像交通执法中,对酒驾嫌疑人进行暂时约束,是为防止其继续驾车造成危害。 **实施主体方面**: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比如一些行政处罚决定,行政机关可以依法自行强制执行,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只有行政机关,例如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为维护社会治安,可依法采取一些强制措施。 **实施程序方面**:行政强制措施需要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措施的理由、依据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还要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制作现场笔录等。例如在市场监管执法中,对涉嫌违法经营的场所进行查封时,要按这些程序进行。而行政强制执行程序相对更复杂,要先有行政决定,在义务人不履行义务后,再经过催告等程序后才能实施。 **法律依据方面**:行政强制执行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关于强制执行的相关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则依据相关单行法律的特别授权,不同领域的行政强制措施有不同的法律授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对公安机关采取的一些强制措施有具体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