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犯罪要件构成要素包括什么?

我想弄清楚犯罪到底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因为我身边发生了一些事情,感觉可能涉及犯罪,但不太确定。我就想知道,从法律上来说,一个行为要满足哪些条件才会被认定为犯罪,这些条件具体都包括什么内容呢?
展开 view-more
  • #犯罪构成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犯罪要件构成要素是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依据。通常来说,犯罪要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指的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或者单位。在我国法律规定中,并不是所有人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会被认定为犯罪。比如说,不满十二周岁的人犯罪,一般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这是因为法律认为这个年龄段的人还不具备完全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明确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犯罪时的刑事责任承担情况。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又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间接故意则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而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了故意犯罪,第十五条规定了过失犯罪。 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不同的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客体是不同的。例如,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没有犯罪客体就不构成犯罪。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包括犯罪行为、犯罪结果以及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罪行为是指犯罪人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犯罪结果是指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的实际损害;因果关系则是指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只有当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犯罪人才需要对犯罪结果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中对各种犯罪的客观方面都有具体的规定。 综上所述,犯罪要件构成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同时具备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才能认定一个行为构成犯罪。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