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刑法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我所在的单位有人疑似私分国有资产,我不太清楚私分国有资产罪到底是怎么认定的。想知道刑法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包括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等,能给我详细讲讲吗?
展开 view-more
  • #私分国资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罪名,明确其构成要件对于准确认定该犯罪行为具有关键意义。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详细解析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件。 首先是主体要件。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这意味着只有这些特定的单位才可能构成该罪的主体,而其他性质的单位或个人不能单独成为本罪的主体。这里的国家机关,包括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国有公司、企业则是指国家独资或控股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涵盖了各类由国家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人民团体是指经政府批准成立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群众性组织。 其次是主观方面。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是直接故意。也就是说,这些单位的相关责任人员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违反国家规定,将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仍然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这里强调的是故意的心态,如果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者对政策法规的误解而导致国有资产的分配出现问题,一般不构成此罪。 接着是客体要件。私分国有资产罪侵犯的客体是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这些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私分国有资产,不仅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利益,也破坏了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正常管理秩序。国有资产包括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等形成的资产。 最后是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以单位名义”是指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决策或者由单位负责人决定并由直接责任人员经手实施,公开或半公开地以单位分红、单位发奖金、单位下发的节日慰问费等名义进行的活动。“集体私分给个人”是指将国有资产擅自分给单位的每一个成员或者绝大多数成员。同时,私分国有资产的数额需要达到较大的标准才构成犯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数额较大一般是指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总之,准确把握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件,对于打击此类犯罪行为,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