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工伤鉴定是怎样进行的?
职工工伤鉴定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职工工伤鉴定的相关内容。
首先是工伤认定申请。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提交一定的材料。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三)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诊断病历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会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在工伤认定之后,如果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用假照片网恋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协商还款?
2024年企业主动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头被打破达到轻伤二级会怎么判?
转户口需要什么证明?
《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的相同点有哪些?
物业费违约金超过本金,法院会支持吗?
不动产登记所有权转移是怎样的?
刑罚主刑有哪些?
误餐费没有发票该如何入账?
担保人过了担保期限还能被起诉吗
为什么现在户口本是家庭户?
汽车绿本丢了怎么办理,需要几天?
车辆要怎么享有留置权?
开设赌场罪取保候审后会被判实刑吗?
公司在起诉过程中是否可以进行债权转让?
9级伤残一共能赔偿多少万?
电动自行车喝酒骑行会怎么处罚?
聚众斗殴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是什么?
建筑合同违约,工程违约金赔偿多少合适?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