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工劳动仲裁能成功吗


劳务派遣工申请劳动仲裁是否能成功,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得看是哪方产生的纠纷。如果是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产生纠纷,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但要是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发生纠纷,不能申请劳动仲裁,不过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因为在劳务派遣关系里,存在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三方主体。派遣单位是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要依法承担用人单位的义务;用工单位虽与被派遣劳动者无直接劳动合同关系,但在用工过程中有保障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责任。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等多种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其次,关于仲裁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有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自己的诉求。如果劳务派遣单位存在没依法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拖欠工资、没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违法情况,并且劳动者能提供足够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等能证明自己与劳务派遣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那么胜诉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另外,申请劳动仲裁有时间限制。员工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一年内去申请劳动仲裁;不过如果是在职期间与单位产生工资争议的,则不受这个时效期间的限制;而劳动合同终止的,当事人需要在终止后的一年内去申请劳动仲裁。 总之,只要符合法律规定,有充分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劳务派遣工申请劳动仲裁是有可能成功的。 相关概念: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简单说就是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找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评判谁对谁错。 仲裁时效:就是劳动者要在规定时间内申请仲裁,过了这个时间,权利可能就得不到保障了。像一般情况下是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一年,不过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在职期间工资争议就不受这个一年时效限制。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