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准则在实践中有哪些问题?

我是一家企业的管理人员,最近我们企业有合并的打算。在了解企业合并准则的过程中,我想知道这个准则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比如在财务处理、资产整合等方面,好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企业合并准则是企业进行合并活动时需要遵循的规范,它旨在确保合并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以及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然而在实践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在企业合并中,往往需要对被合并企业的资产、负债等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通俗来讲,就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但在实际操作中,确定公允价值并不容易。市场价格可能波动较大,对于一些没有活跃市场的资产,如特殊的无形资产等,其公允价值的评估难度就更大。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对合并成本进行分配,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可由于缺乏明确统一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不同的评估机构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这就容易引发争议和不确定性。


其次是合并商誉的处理。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商誉的存在是因为企业合并后可能会产生协同效应等额外价值。但商誉后续的处理存在难题。按照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然而,减值测试的主观性较强,企业可能为了自身利益操纵商誉减值的计提。比如企业可能在业绩较好时少计提减值,在业绩不佳时多计提减值来调节利润。这不仅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也损害了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再者是信息披露方面。企业合并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等,他们需要准确、全面的信息来做出决策。准则要求企业披露合并的相关信息,但在实践中,部分企业可能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的情况。例如,对于合并的原因、合并对企业未来经营的影响等重要信息披露模糊。这使得利益相关者难以了解合并的真实情况,增加了投资风险。依据相关规定,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企业合并的相关信息,以保证信息使用者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


最后是不同类型企业合并的衔接问题。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两种合并方式在会计处理上有很大差异。对于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内部可能存在多种类型的企业合并,在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合并时,如何准确衔接不同类型的合并结果,确保财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是实践中面临的一大挑战。这需要企业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准确把握准则的要求并合理运用。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5个最新问题

经济合同纠纷该如何处理?

我和合作伙伴签了经济合同,现在因为合同里的条款理解有分歧,产生了纠纷。对方觉得该按一种方式执行,我觉得得按另一种来。不知道这种经济合同纠纷该怎么处理,是直接和对方协商,还是找第三方调解,或者走法律途径呢?

夫妻离婚时共同债务怎么处理?

我和我爱人打算离婚,我们在婚姻期间有一些共同债务,比如房贷和为家庭生活借的钱。现在不知道这些债务在离婚的时候该怎么处理,是一人一半吗?还是有其他的规定?想了解下法律上对于夫妻离婚共同债务的处理办法。

居民医保是否有观察期?

我打算给家人买居民医保,但是不太清楚居民医保有没有观察期。如果有观察期的话,在观察期内生病是不是就不能报销了?我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规定,避免到时候出现问题没法报销。

在家是否可以办理营业执照?

我想自己做点小生意,比如手工定制啥的,打算就在家里弄,这样既方便又能节省成本。但我不知道在家能不能办理营业执照,所以来问问大家,有没有了解这方面情况的,给我讲讲在家办理营业执照行不行啊?

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后还能买社保吗?

我已经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近换了工作,单位说要给我买社保。我有点担心,不知道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后还能不能再买社保,两者会不会冲突,有没有什么影响,所以想问问懂的人。

鉴定人员出庭作证是否必须是原鉴定人?

我遇到一个涉及鉴定的案子,法院要求鉴定人员出庭作证。我不太清楚,是不是必须得是原来做鉴定的那个人来出庭作证呢?还是说其他鉴定人员也可以代替呀?我想了解这方面的规定。

常住人口证明应该去哪里开具?

我需要开具常住人口证明,但不知道该去哪里办理。我在本地居住了挺长时间,平时生活工作都在这里,现在因为一些事情需要这个证明,可完全不清楚要找哪个部门,也不知道具体的流程。希望能了解一下开具这个证明的具体地点。

有居住证异地就医报销比例是多少?

我有外地的居住证,最近生病需要在当地就医。想了解一下,凭借这个居住证,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是怎样规定的呢?不同的费用类型、医院级别,报销比例会不会不一样?

安置房是否可以认证?

我家有套安置房,不知道能不能进行认证。我担心不认证的话,之后房子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想了解下安置房在法律上能不能进行认证,认证的流程和要求是怎样的。

肇事逃逸案件判刑后多久能结案?

我遭遇了一起肇事逃逸事件,现在案件已经到了判刑阶段,我心里特别着急,想知道从判刑开始到整个案件完全结束一般得多长时间。我不清楚这个过程有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想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取保候审后判缓刑的考验期是多长时间?

我之前被取保候审了,现在法院判了缓刑。我不太清楚这个缓刑的考验期到底是多久,也不知道这个时间是怎么确定的,很担心自己在考验期内不小心又犯事。想了解一下取保候审后判缓刑的考验期具体时长。

未满18岁是否可以签艺人经纪合同?

我还没满18岁,有一家经纪公司想和我签艺人经纪合同。我很想去当艺人,但又担心自己年龄小,签了合同会不会有啥问题。我就想知道,像我这种未满18岁的,到底能不能签艺人经纪合同呢?

公司成立后发起人对第三人需承担哪些民事责任?

我参与发起成立了一家公司,公司已经成功设立。最近和第三人产生了一些业务往来和纠纷,我有点担心作为发起人在这种情况下要对第三人承担什么样的民事责任,想了解一下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受害赔偿中第三人该承担多少责任?

我遭遇了一起意外事故,导致自己受到伤害。在这个事故里有个第三人,感觉他的行为和我的受害有一定关系。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看,这种情况下第三人要对我的受害赔偿承担多少责任呢?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签了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后来听说可能无效。我就想知道这合同无效后会有啥后果,是钱都得退回去,还是工程就白干了,会不会还得承担啥责任啊?我现在心里特别没底,希望有人能给我讲讲。

已为您展示了 15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