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有没有程序正义但没有实体正义的例子?

我想了解下在法律实践中,会不会出现程序都符合规定,但最后的结果却没有实现公平正义的情况呢?我不太理解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之间的关系,希望能通过具体例子来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差异。
展开 view-more
  • #程序正义
  • #实体正义
  • #法律案例
  • #民事案件
  • #刑事案件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是法律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程序正义主要是指法律程序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等原则,确保整个过程的正当性;而实体正义则侧重于法律结果的公正,也就是最终的判决或处理要符合公平、正义的理念。 在实际法律案例中,是存在程序正义但没有实现实体正义的情况的。比如在一些民事案件里,甲借给乙一笔钱,但没有写借条。后来甲向法院起诉乙要求还钱,然而在诉讼过程中,由于甲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乙确实借了钱,而法院只能依据现有的证据和法定程序来审理案件。法院按照法定程序,经过立案、审理、质证等环节,最后因为甲证据不足而判决甲败诉。从程序上来说,整个诉讼过程严格遵循了法律规定的步骤和要求,保证了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这体现了程序正义。但从实体上看,有可能乙实际上确实借了甲的钱,只是甲没有证据证明,导致最终判决结果没有让真正的债权人得到应有的权益,这就没有实现实体正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如果当事人不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这一规定保障了诉讼程序的有序进行,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因证据问题导致结果未能符合实体正义的情况。 再比如在刑事案件中,警察通过合法的程序收集证据,嫌疑人的权利也得到了保障,整个审判过程严格按照刑事诉讼程序进行。但如果关键证人作伪证,而法庭在现有的证据和程序下无法识破,最终可能导致无辜的人被定罪。这种情况下,程序是正义的,但实体结果却是不公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强调了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但也存在因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实体结果偏差的可能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