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可撤销合同的欺诈构成要件具体是什么?
我最近签了一份合同,后来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怀疑对方可能在签订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我想知道具体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认定这份合同是因为欺诈而可撤销的,这样我也好考虑接下来要不要采取什么措施。
展开


在民法典中,可撤销合同的欺诈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同必须已经成立。也就是说,双方已经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了一致,合同在形式上已经存在。 其次,存在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比如,卖家在出售二手车时,故意隐瞒该车发生过重大事故的真实情况,而告知买家车辆状况良好,这种行为就属于欺诈行为。 再者,欺诈行为与对方作出的意思表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正是因为一方的欺诈行为,导致了另一方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了合同。例如,因为卖家隐瞒事故的欺诈行为,买家才决定购买该二手车,如果买家知道真实情况,可能就不会购买了。 另外,对于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的情况,需要合同相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比如,第三人欺骗卖家,让卖家误以为某种原材料价格会大幅上涨,从而与买家签订了高价供应合同,而买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第三人的欺诈行为,此时买家的行为也构成欺诈可撤销合同的情形。 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