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典中如何认定可撤销合同的实质要件?

在生活中遇到了合同方面的困扰,签了一份合同之后,感觉有些不对劲,怀疑这份合同可能存在可撤销的情况。想知道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到底怎么去认定一份合同具备可撤销合同的实质要件呢?就是想搞清楚具体的认定标准。
展开 view-more
  • #可撤销合同
  • #民法典
  • #重大误解
  • #欺诈胁迫
  • #显失公平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法典》中,可撤销合同的实质要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重大误解。这指的是行为人因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比如,你本来想买一幅张大千的真迹画作,结果卖家拿了一幅仿品,你却误以为是真迹而签订合同付款,这就属于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其次是欺诈情形。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比如商家故意隐瞒产品缺陷,虚假宣传产品性能等,诱导消费者签订购买合同,消费者作为受欺诈方就可以要求撤销合同,这依据的是《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 再者是胁迫。如果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例如,有人威胁你如果不签合同就要伤害你的家人,这种在胁迫下签订的合同就符合可撤销的实质要件。 还有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比如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对方趁人之危以不合理的高价与你签订合同,明显对你不公平,就属于这种情况。 总之,判断一份合同是否为可撤销合同,要从上述几个实质要件去考量,符合这些情形的,相关当事人就可以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来撤销合同。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