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一般纳税人加计抵减的会计分录是怎样的?

我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公司属于一般纳税人。在处理税务时涉及到加计抵减的情况,不太清楚该如何做会计分录,也不了解相关的法律依据,想知道一般纳税人加计抵减会计分录具体该怎么做,希望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加计抵减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一般纳税人加计抵减的概念。一般纳税人加计抵减是国家为了推进增值税实质性减税而出台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允许特定行业的一般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出加计抵减额,用来抵减应纳税额。 下面我们来看不同情况下的会计分录处理: 当纳税人当期发生加计抵减额时,按照可加计抵减的金额,借记“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这一步是确认我们可以享受到的加计抵减的收益。这里的“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额”是一个过渡性的科目,用来核算我们可以加计抵减的税额。“其他收益”则是一个损益类科目,反映了企业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益。依据《关于〈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适用〈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读》,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取得资产或接受劳务时,应当按照《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对增值税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实际缴纳增值税时,按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等科目,按实际纳税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加计抵减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当纳税人实际缴纳增值税时,如果当期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大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额从抵减前的应纳税额中抵减。此时会计分录为: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额”和“银行存款”。这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核算一般纳税人月度终了从“应交增值税”或“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当月应交未交、多交或预缴的增值税额,以及当月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额。通过这样的分录处理,我们清晰地记录了缴纳税款和使用加计抵减额的过程。 如果当期应纳税额大于零,但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以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抵减应纳税额至零。未抵减完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结转下期继续抵减。会计分录为: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额”。这种情况下,我们虽然没有全部使用完加计抵减额,但也按照规定进行了账务处理,剩余的加计抵减额可以在以后期间继续使用。 综上所述,一般纳税人加计抵减的会计分录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情况,按照相关的会计规定和税收政策进行准确处理,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