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有哪些基本职责?


在我国,政府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基本职责,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 首先,政府具有制定规划和政策的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标准并逐步改善。这意味着政府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政策,明确防治目标和任务,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其次,政府要加强监管执法。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对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源进行严格的监管,包括工业企业、机动车、建筑工地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违反大气污染防治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例如,对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可以责令其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责令停业、关闭。通过加强监管执法,能够有效遏制违法排放行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再者,政府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清洁化。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提出,国家采取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以及相关的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比如,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另外,政府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政府要建立健全大气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监测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国家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及其他重大环境信息。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公众可以通过这些信息,了解当地的大气环境质量情况,增强环保意识,同时也能对政府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监督。 最后,政府要组织协调和应急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协同合作。政府要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同时,政府还需要制定大气污染应急预案,在出现重污染天气等紧急情况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限制机动车行驶、停止工地施工、要求企业停产限产等,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总之,政府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承担着多方面的基本职责,通过履行这些职责,才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