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人如何撤出担保?


担保人想要撤出担保,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如果担保合同中约定了担保期限,在担保期限届满后,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就会自动解除。比如,合同明确约定担保期限为一年,一年期满后,若没有其他特殊情况,担保人就无需再承担担保责任。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保证期间的规定,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其次,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如果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担保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担保责任。若变更后的情况对担保人极为不利,担保人可以尝试以此为由主张部分或全部撤出担保。例如,债权人与债务人私自增加了借款金额,而担保人对此并不知情也未书面同意,那么担保人对于增加的借款金额无需承担担保责任。相关法律依据同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规定债权人和债务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协商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内容,加重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再者,经过债权人、债务人和担保人三方协商一致,也可以解除担保合同,使担保人撤出担保。这是基于合同自由原则,只要三方达成合意,就可以对合同进行变更或解除。比如,债务人找到了新的担保人或者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自行承担债务,经过三方沟通并签订解除担保的协议,担保人就可以顺利撤出。 另外,如果债务人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全部债务,那么担保的目的已经实现,担保人的担保责任自然也就终止了。例如,债务人按时足额偿还了借款本息,此时担保人就无需再承担担保义务。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主债务履行完毕后担保责任消灭的规定。 最后,如果存在欺诈、胁迫等可撤销的情形,担保人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担保合同。比如,债权人或债务人通过欺诈手段使担保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担保,担保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