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环保督察组是怎么立案的?

我想了解下环保督察组立案的具体流程。我发现了一处工厂有疑似环境污染问题,向督察组反映后,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判断是否立案的,立案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希望能得到解答。
展开 view-more
  • #环保立案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环保督察组立案是一个严谨且有章可循的过程,它涉及到多个环节和相关规定。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环保督察组立案的基本概念。立案其实就是环保督察组根据所掌握的线索和证据,认定某个环境问题可能违反了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决定对其展开正式调查处理的一个程序。一旦立案,就意味着该问题进入了正式的处理流程。 环保督察组立案的线索来源是多样化的。它可以来自于群众的举报,比如像你发现工厂疑似环境污染问题并向督察组反映,这就是一种常见的线索来源;也可以是上级部门交办的任务,上级在宏观管理过程中发现某些地区存在环境问题,会要求督察组进行调查;还可以是在日常的巡查、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线索。 当督察组获取到线索后,会对线索进行初步的核实。这一步主要是查看线索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他们会分析线索中所涉及的环境问题是否可能存在违法行为,是否符合立案的基本条件。例如,如果举报说某工厂随意排放污水,督察组会初步了解该工厂是否有污水排放处理设施,排放的污水是否有明显的污染迹象等。 经过初步核实,如果发现线索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并且可能涉及环境违法行为,督察组就会进行立案审批。在这个环节,督察组会整理相关的线索材料,撰写立案报告,详细说明线索的来源、初步核实的情况以及认为需要立案的理由等。立案报告需要经过相关负责人的审批,只有审批通过后,才能正式立案。 依据《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行为,应当进行初步审查,并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予以立案。这就从法律层面明确了立案的基本要求和时间限制。 正式立案后,督察组就会按照法定程序展开全面深入的调查。他们会收集相关的证据,包括现场勘查记录、监测数据、证人证言等,以确定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况和事实。最后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可能包括责令整改、罚款、停产整顿等措施。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