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刑法和民法里是如何规定见义勇为的?

我之前看到有人见义勇为,结果和坏人起了冲突,最后还闹到了要打官司的地步。我就有点疑惑,在刑法和民法里,见义勇为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呢?如果因为见义勇为受了伤或者出了其他状况,法律会怎么处理呢?我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知识。
展开 view-more
  • #见义勇为
  • #刑法规定
  • #民法保护
  • #正当防卫
  • #紧急救助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见义勇为是一种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与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 在刑法中,与见义勇为相关的重要概念是正当防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如果公民在见义勇为制止犯罪行为时,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是受法律保护的,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不过,如果防卫行为超过了必要限度,还是可能要承担一定责任,但会得到相应的减轻处罚。 在民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就从民事角度保障了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如果见义勇为者因为救助他人受到了损害,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责任,在特定情况下还能让受益人给予补偿。同时,也免除了见义勇为者在紧急救助时因一般过失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民事责任,鼓励大家积极实施救助行为。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