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律是如何认定民俗婚姻的?

我和对象办了民俗婚礼,宴请了亲朋好友,但没领结婚证。现在有点担心这种民俗婚姻在法律上的效力,不知道法律到底怎么认定我们这种情况,想了解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处理方式。
展开 view-more
  • #民俗婚姻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民俗婚姻指的是按照民间习俗举办结婚仪式,但未进行结婚登记的婚姻形式。然而,从法律层面来看,这种民俗婚姻并不等同于法律上认可的婚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明确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这意味着,只有经过结婚登记,才会被法律认定为合法有效的婚姻。 对于民俗婚姻,如果未办理结婚登记,双方之间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在财产方面,双方在共同生活期间取得的财产,一般按照共有财产处理,而不是像合法夫妻那样适用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在继承方面,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双方,相互之间不享有法定继承权。 不过,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这里的事实婚姻是指具有婚姻的实质内容,只是未履行法定的结婚登记程序。而在1994年2月1日该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但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同居关系处理。 所以,如果双方举办了民俗婚礼但未登记结婚,为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建议及时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