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合同中脱密期一般需要多久?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公司涉及不少商业机密。最近我打算离职,公司说要设置脱密期。我不太清楚这个脱密期一般得多长时间,担心公司不合理设置限制我离职。想了解下法律对劳动合同中脱密期时长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view-more
  • #劳动合同
  • #脱密期限
  • #商业秘密
  • #竞业限制
  • #劳动法规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劳动合同中脱密期的时长在不同规定中有不同限制情况。 首先,对于竞业限制相关的脱密期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这些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 其次,从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来看,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有关事项时,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超过六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中相关内容 。这里规定的是离职前调整岗位等的脱密时间不超六个月。 在实践中,如果同时涉及这两类情况,要综合考虑。比如,如果是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期限(离职后的脱密相关限制)不超二年;而离职前调整岗位等的脱密安排不超六个月。 另外,各地可能还有一些地方性规定,具体也要结合当地规定来确定。而且,如果公司与员工在合法合规前提下有特别约定,在不违反上述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按照约定执行。总之,脱密期既要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也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脱密期:指用人单位可以约定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员在离职之前必须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为用人单位再工作一定期限,该期限期满,员工才可以正式离职。这段时期内,用人单位可把员工调至不需保密的部门工作,以确保员工不再接触新的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设计资料、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等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