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质保金最好设定为多少?
我最近签了个合同,里面涉及履约质保金,我不太清楚这个履约质保金一般设多少合适。设高了怕对方有意见,设低了又怕起不到保障作用。我想了解下在法律规定里,履约质保金设定成多少比较好,有没有什么标准或参考范围。
展开


履约质保金,简单来说就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为了保证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交给对方的一笔保证金。如果履行义务符合约定,这笔保证金会退还;要是没履行好,对方可能就有权扣除部分或全部保证金。 在我国法律里,并没有明确规定履约质保金的具体数额。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倡导合同当事人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实际操作中,履约质保金的数额通常由合同双方协商确定。 一般情况下,履约质保金的数额会参考合同的总金额。常见的比例范围在合同金额的5% - 20%之间。比如一些小型的采购合同,履约质保金可能设定为合同金额的5% - 10%;而对于大型的工程项目合同,履约质保金可能会达到合同金额的10% - 20%。 对于提供货物或服务的一方来说,希望履约质保金数额尽量低,这样可以减少资金占用;而接受货物或服务的一方则希望数额高一些,以便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所以,双方会根据合同的性质、履行难度、风险大小等因素来协商确定一个合适的数额。 此外,如果合同中约定的履约质保金数额过高,导致显失公平,根据《民法典》中关于显失公平的规定,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调整。因此,确定履约质保金数额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合理协商,确保公平合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