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开相关司考真题的答案该如何解析?
最近在复习司考行政法部分,做到行政公开相关真题时有些困惑。像题目里涉及政府文件公开申请、第三方意见征询等情况,不太清楚具体法律规定在这些场景下怎么应用,想了解这类真题的正确答案和详细解析思路。
展开


行政公开是程序正当原则下的一个子原则,简单来说,就是除了涉及国家秘密、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这些特殊情况外,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时都应该公开,目的是让公民能够了解相关信息,实现知情权。 在司考真题中,常出现关于行政公开具体规定应用的题目。比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府信息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但如果申请的不是这类特定信息,就不需要出示。 再如,当行政机关认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时,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正常情况下不得公开。不过,要是行政机关觉得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那就应当予以公开,并且要把决定公开的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 。 另外,在行政诉讼方面,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还有,当被告拒绝向原告提供政府信息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第一款,被告应当对拒绝的根据以及履行法定告知和说明理由义务的情况举证。 相关概念: 行政公开:除特定保密情况外,行政机关行政管理活动应向公众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 商业秘密: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 个人隐私: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