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同缴费年限如何计算?
我在参加社保前有过一段工作经历,听说这段时间可以算视同缴费年限。但我不太清楚这视同缴费年限到底是怎么计算的,是按照工作的实际时长,还是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呢?希望能了解一下具体的计算规则。
展开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时间。通俗来讲,就是在没有实际缴纳社保费用的那段工作时间,也会被当作已经缴纳了社保来对待。 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涉及多种情况,不同人群和工作背景有所不同。对于企业职工来说,一般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照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比如,在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国有企业职工,他们在1992年之前的工作时间通常会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这是依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在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14年10月1日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其2014年10月1日之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同样会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这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规定而来。 此外,退役军人的军龄也可视同缴费年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和《关于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规定,军人退出现役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国家给予退役养老保险补助,其服现役年限视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并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在计算视同缴费年限时,一般是按照实际的工作时长来确定。但需要有相关的档案材料来证明这段工作经历,比如招工表、工资表、劳动合同等。只有经过社保部门审核认定后,才能将其纳入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范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