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借方余额该怎么计算?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税务时,遇到了递延所得税借方余额计算的问题。不太清楚具体该如何操作,想知道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有没有相关的规定来规范这个计算过程。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递延所得税借方余额的计算涉及到一些专业的财务和税务知识,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需要理解递延所得税的概念。递延所得税是由于税法和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简单来说,就是会计上和税法上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间不一样,从而导致了暂时的差异。 要计算递延所得税借方余额,通常是基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一般来说,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就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计算公式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这里的适用所得税税率是指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未来期间预计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例如,企业有一项资产,其账面价值为80万元,而计税基础为100万元,那么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就是20万元(100 - 80)。如果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20×25% = 5万元。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企业应当根据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也就是说,企业在计算递延所得税时,要以未来期间适用的税率为依据,而不是当期的税率。这样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未来的纳税义务和资产负债状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