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报税分摊该怎么算?
我和兄弟姐妹打算一起分摊父母报税的额度,但是不知道具体该怎么计算。想了解下有没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规则,是不是按照一定比例或者平均分摊就行,也不清楚在法律上对于这种父母报税分摊有没有什么特殊规定。
展开


在我国,关于父母报税分摊主要涉及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中赡养老人这一项。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是国家为了减轻纳税人赡养老人的负担而设立的税收优惠政策。 首先,要明确可以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条件。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 对于计算方式,如果是均摊,那么多个兄弟姐妹直接将每月2000元的额度平均分配。例如有两个兄弟姐妹,那么每人每月可扣除1000元;如果有四个兄弟姐妹,每人每月则可扣除500元。若采取约定分摊,兄弟姐妹之间可以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等因素自行约定分摊比例,但每人分摊额度不能超过1000元。比如,一个兄弟姐妹可以约定分摊800元,另一个分摊1200元,但这种情况需要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则是由被赡养人来决定每个子女的扣除额度,同样每人不能超过1000元,且也要签订书面分摊协议。 此外,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在进行报税分摊时,纳税人需要留存相关书面协议等资料备查,以备税务机关核查。这样,就能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正确计算父母报税分摊额度,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