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如何计算?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报表时,对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不太清楚。之前没接触过这方面的计算,也不知道依据什么来算。想了解下计算的方法和依据,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以便准确完成报表。
展开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是企业经营利润应缴纳的所得税。要理解其计算方法,先得明白两个重要概念: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对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来需要缴纳的所得税金额。它的计算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得到的。比如,有些费用在会计上可以扣除,但税法不允许,这就需要在会计利润上加回来;有些收入在会计上没确认,但税法要求确认,这就要加到会计利润里。计算公式为: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这里的所得税税率一般是企业适用的法定税率,像我国一般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是25%。 递延所得税是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而确认的。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 -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 -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最后,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为:所得税费用 = 当期所得税 + 递延所得税。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该准则对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进行了规范,企业在计算和处理所得税费用时都应遵循这个准则。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