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受伤了该如何要求赔偿?


当孩子在学校受伤了,要求赔偿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要明确赔偿责任人。如果是其他同学造成孩子受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比如小明在学校把小红弄伤了,小明的监护人就要承担赔偿责任。要是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如果这个孩子自己有财产,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对于学校来说,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例如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园内受伤,幼儿园要是能证明自己做好了安全教育、场地设施维护等管理工作,就不用担责。而根据第一千二百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像初中生在学校上体育课时受伤,如果学校没有尽到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比如体育器材老化没及时更换导致学生受伤,学校就要负责。 接着是赔偿项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要是孩子受伤比较轻微,主要就是主张医疗费、家长因照顾孩子产生的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要是伤势严重构成残疾,那残疾赔偿金、辅助器具费等也都可以要求赔偿。 最后说要求赔偿的方式。可以先和对方家长、学校协商,说明情况和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要是协商不成,孩子监护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起诉时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像医疗证明(孩子的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用清单等)、现场照片或视频、目击证人证言、责任方信息、赔偿要求清单等。 相关概念: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简单说就是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等,他们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指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