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该怎么处理?


当发生医患纠纷时,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处理: 首先是协商解决。这是最为直接的处理方式,医患双方可以就争议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协商过程中,双方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以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进行协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协商确定赔付金额应当以事实为依据,防止畸高或者畸低。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签订书面和解协议书。 其次是申请人民调解。若医患双方无法自行协商达成一致,可以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医疗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具有专业性和中立性。根据该条例第三十一条,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一方申请调解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进行调解。经人民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再者是行政调解。发生医患纠纷后,医患双方也可以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处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受理调解申请后,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需要鉴定的,鉴定时间不计入调解期限。超过调解期限未达成调解协议的,视为调解不成。 最后是提起诉讼。如果上述方式都无法解决纠纷,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规则,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 总之,在处理医患纠纷时,要选择合法、合理、有效的途径,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尊重事实和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