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标准怎么判定?
我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受了伤,想了解下伤残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判定的。不知道判定过程复杂不复杂,是有专门的机构来做这个判定吗?我现在很迷茫,希望能弄清楚伤残标准判定的具体情况。
展开


伤残判定标准是指在各种事故或伤害发生后,确定受害人伤残程度的准则。伤残判定在诸多场景中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交通事故、工伤事故以及其他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里,它是确定赔偿金额的关键依据。 在我国,不同类型的伤残有不同的判定标准。以劳动能力鉴定为例,主要依据的是《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 - 2014)。该标准适用于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它将残情级别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判定时会综合考虑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医疗依赖及护理依赖程度等方面。比如,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完全或大部分或部分生活自理障碍,可能会被判定为一级伤残;而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则可能是十级伤残。 对于交通事故导致的伤残鉴定,适用的是《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这个标准也是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判定时同样会考量损伤后的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程度,以及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等。例如,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导致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的,属于一级伤残;而肋骨骨折6根以上,或者肋骨部分缺失2根以上;肋骨骨折4根以上并后遗2处畸形愈合的,则属于十级伤残。 伤残判定一般由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这些机构的鉴定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资质。在进行鉴定时,当事人需要提交相关的病历、检查报告等资料,鉴定机构会根据这些资料,并结合对当事人的身体检查等情况,依据相应的伤残标准作出判定结论。该结论在法律上具有重要的证据效力,是解决赔偿等问题的重要依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