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金额如何认定?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最近公司内部有人被怀疑职务侵占。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职务侵占的金额是怎么认定的。是算单次侵占的钱,还是把多次侵占的加起来算?另外,一些非现金的财物又该怎么算金额呢?希望能了解清楚。
展开


职务侵占金额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关乎到是否构成犯罪以及量刑的轻重。下面我们详细说明一下。首先,关于职务侵占的定义。职务侵占指的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简单来说,就是这些单位里的人,通过自己职务的方便条件,把单位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对于职务侵占金额的认定,一般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直接以财物的实际价值来认定。如果侵占的是现金,那很简单,侵占了多少现金,金额就是多少。例如,某员工直接从公司账户转走5万元到自己账户,那这5万元就是职务侵占的金额。二是对于非现金财物,通常按照市场价格来认定。比如侵占的是公司的设备、产品等,就需要根据该物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来确定金额。如果该物品是全新的,就按全新物品的市场价格算;如果是使用过的,要考虑折旧等因素,按照二手市场的合理价格来算。三是多次职务侵占的金额累计计算。如果一个人多次进行职务侵占行为,不管每次侵占的金额大小,都要把这些金额加起来作为最终认定的职务侵占金额。例如,某员工第一次侵占了2000元,第二次侵占了3000元,第三次侵占了5000元,那么累计的职务侵占金额就是10000元。在司法实践中,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等标准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职务侵占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总之,职务侵占金额的认定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主要依据财物的实际情况和市场价值来确定,多次侵占的要累计计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