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单位犯非法集资罪?


要认定单位犯非法集资罪,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判断。 首先,要明确非法集资犯罪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刑法中并没有单独的“非法集资罪”这一罪名,通常涉及的是这两个相关罪名。 从犯罪构成角度来看,主观上单位必须具有故意,就是明知道自己的行为属于非法集资活动,却为了获取非法利益,积极去实施相关行为。 客观方面,单位得实施了非法集资的行为。这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面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吸收资金,虚构集资的用途,利用虚假的证明文件来骗取集资等等。 关于违法所得的归属,如果单位实施非法集资犯罪活动,全部或者大部分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的,应当认定为单位犯罪。 另外,判断单位是否以实施非法集资犯罪活动为主要活动,应当根据单位实施非法集资的次数、频度、持续时间、资金规模、资金流向、投入人力物力情况,以及单位进行正当经营的状况、犯罪活动的影响和后果等因素综合考虑认定。不能仅仅从表面现象来简单判定某项罪行究竟属于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 在非法集资的数额方面,不同地区和案件类型的具体数额标准可能有所差异,但有明确规定。比如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金额在一百万元人民币以上,就达到了立案标准之一。此外,如果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给存款人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五十万元人民币,也会被立案。 法律依据方面,《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总之,认定单位犯非法集资罪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