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


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合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容易将它们混淆。下面从多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如何区分这两者。 从主体方面来看,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确定的,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这里的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而劳务合同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在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方面,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者就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需要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双方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劳务合同中,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提供劳务一方不受接受劳务一方的管理,双方仅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 从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来说,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应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并且必须遵守当地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通常是按月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务合同的劳动报酬则是按照双方约定的方式支付,可能是一次性支付,也可能是按阶段支付,支付方式比较灵活。 在法律适用方面,劳动合同主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这些法律法规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务合同主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民事法律的调整,更注重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尊重双方的约定。 从风险承担来看,在劳动合同中,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伤害,一般按照工伤处理,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劳务合同中,提供劳务一方在提供劳务过程中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是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综上所述,区分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了解它们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正确签订合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