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区分购进法和实耗法?

我在做税务相关的工作,涉及到购进法和实耗法的运用。但我不太清楚这两种方法具体怎么区分,比如在计算方式、适用场景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以便我在实际工作中能正确运用。
展开 view-more
  • #购进法
  • #实耗法
  • #税务核算
  • #税额抵扣
  • #成本核算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购进法和实耗法通常在税收、成本核算等领域有所应用,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二者的区分。 首先是概念方面。购进法简单来说,就是在购进相关货物或者劳务的时候,就把对应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打个比方,一家企业购买了一批原材料,在拿到发票等相关凭证后,不管这批原材料有没有实际投入使用,都可以按照规定把对应的进项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扣除。而实耗法是指根据实际耗用的情况来计算抵扣的税额或者核算成本。还是以企业购买原材料为例,只有当这批原材料实际投入生产并耗用掉的时候,才会按照耗用的数量等因素来计算可以抵扣的税额或者核算成本。 从计算方式来看,购进法的计算相对直接。一般就是购进货物或者劳务的金额乘以适用的税率,得到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例如,企业购进一批价值100万元,税率为13%的原材料,那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就是100×13% = 13万元。实耗法的计算则较为复杂,需要确定实际耗用的数量、金额等,再按照规定的方法计算可抵扣税额或者成本。比如,企业根据生产记录确定本月实际耗用了价值50万元的原材料,再按照相应的计算规则算出可抵扣税额。 在适用场景上,购进法操作简便,能使企业在购进环节及时获得税收抵扣,缓解资金压力,所以在很多一般的商贸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实耗法更能准确反映实际的成本和税收抵扣情况,对于生产周期较长、成本核算要求较高的企业,如大型制造业企业,采用实耗法更为合适。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了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基本规则,虽然没有明确提及购进法和实耗法的具体名称,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按照条例的精神和税务机关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税额计算和抵扣。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