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后应当如何进行分配?


工伤赔偿款的分配需要根据赔偿款的具体项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医疗费用**:这部分费用主要用于支付工伤职工因治疗工伤所产生的实际医疗支出。一般情况下,医疗费用会直接支付给医疗机构或者用于报销工伤职工已经垫付的医疗费用。例如,职工因工伤住院治疗花费了5万元,这笔费用会在符合工伤保险报销范围的情况下,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给医院或者报销给职工本人。 **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是对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无法正常工作而给予的生活保障费用。这部分费用应当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标准按月支付给工伤职工本人。比如,某职工月工资为8000元,在停工留薪期3个月内,用人单位每月需支付8000元的工伤津贴给该职工。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这是对因工伤导致伤残的职工给予的一次性经济补偿。该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伤残等级支付给工伤职工本人,用于补偿其因伤残而遭受的损失。例如,职工被鉴定为九级伤残,根据相关规定,可获得9个月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针对职工因工死亡的情况)**: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不是公民的生前财产,不属于遗产,不可以当做遗产平均分配。供养亲属抚恤金是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其分配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明确给谁的就应当给谁。例如,某职工因工死亡,其配偶无劳动能力且依靠该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那么配偶可按照规定比例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 法律依据主要是《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同时,根据《继承法》第三条界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进一步明确了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性质和分配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