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调整表该怎么填?


企业所得税调整表是企业在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对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的重要表格。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填写方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会计利润是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得出的利润,而应纳税所得额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的所得金额。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存在差异,所以需要通过调整表来调整两者之间的差异。 在填写企业所得税调整表时,一般分为收入类调整项目、扣除类调整项目、资产类调整项目等几大板块。 对于收入类调整项目,主要是对会计上确认的收入和税法上确认的收入存在差异的部分进行调整。比如,某些政府补助收入,会计上可能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可能要分期确认收入。此时,就需要在调整表中对收入进行调增或调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企业的收入总额包括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扣除类调整项目是比较复杂的一部分。像业务招待费,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如果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超过了这个标准,就需要在调整表中进行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还有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都有各自的扣除标准。《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等。 资产类调整项目主要涉及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税法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等有明确规定,如果企业会计核算的折旧方法或年限与税法规定不一致,就需要进行调整。比如,税法规定某类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而企业会计核算按5年折旧,那么就需要在调整表中对多计提的折旧进行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填写时,要仔细核对每一项数据,确保准确无误。同时,要保存好相关的凭证和资料,以备税务机关检查。如果对某些项目的填写不确定,可以咨询当地税务机关或专业的税务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