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工资薪金所得表该怎么填?


正常工资薪金所得表是用于记录和申报个人工资薪金收入及相关扣除项目的表格,正确填写该表对于准确计算个人所得税至关重要。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填写步骤和要点。 首先是表头部分。需要填写税款所属期,即工资薪金实际发放的月份对应的期间,比如发放的是2025年2月份的工资,税款所属期就是2025年2月1日至2025年2月29日 。还要填写扣缴义务人名称、扣缴义务人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信息,这些信息一般在企业税务登记时就已确定。 接着是“基本信息”栏。填写员工的姓名、身份证件类型、身份证件号码等,这些信息要与员工提供的有效身份证件一致,确保身份信息准确无误。任职受雇从业类型一般选择“雇员”。 然后是“收入和扣除项目”栏。“收入额”填写员工当月取得的全部工资薪金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以实际发放金额为准。“基本减除费用”每月固定为5000元。“专项扣除”填写员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金额,这些数据可以从员工工资条或者社保、公积金缴纳记录中获取。“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项目,员工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填报并提供相关资料,企业根据员工提交的信息进行填写。 “其他扣除项目”如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等,有则填写,没有则不填。“准予扣除的捐赠额”按照税法规定,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在综合所得、经营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额分别为当年综合所得、当年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百分之三十;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最后是“税款计算”栏。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额 - 基本减除费用 -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其他扣除 - 准予扣除的捐赠额。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找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已缴税额填写员工当月工资薪金已经预缴的个人所得税金额。应补(退)税额 = 应纳税额 - 已缴税额。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计算方法和申报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相关公告和政策解读,对正常工资薪金所得表的填写和个人所得税申报流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和规范。按照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准确填写正常工资薪金所得表,是企业和个人应尽的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