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附表一如何填列,有哪些实例?


增值税附表一是《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它主要反映纳税人销售情况明细,是增值税纳税申报中的重要表格。下面来详细讲解填列方法并给出实例。 首先,明确一些基本概念。销售额指的是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销项(应纳)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相关税收法规规定,在填列附表一时,需要按照不同的征税项目、征收率、适用税率等进行分类填写。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假设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2024年10月发生了以下业务: 业务一:销售一批货物,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为100,000元,税率为13%,销项税额为13,000元。在附表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对应的“销售额”栏填写100,000元,“销项(应纳)税额”栏填写13,000元。 业务二:销售一项服务,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注明销售额为50,000元,征收率为3%。由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这里应纳税额为50,000×3% = 1,500元。在附表一“开具其他发票”对应的“销售额”栏填写50,000元,“销项(应纳)税额”栏填写1,500元。 业务三:发生未开具发票的销售业务,销售额为20,000元,税率为13%,销项税额为2,600元。在附表一“未开具发票”对应的“销售额”栏填写20,000元,“销项(应纳)税额”栏填写2,600元。 最后,将各栏次的数据进行汇总,填入相应的合计栏。这样就完成了增值税附表一的填列。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申报时要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准确填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