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未取得发票该如何处理?
我开了一家小公司,在日常采购和业务往来中,有时候会遇到合作方不给开发票的情况。我知道发票对企业财务和税务很重要,但不知道没拿到发票该怎么处理,也担心会有税务风险,想了解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正确的处理办法。
展开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未取得发票的情况时有发生,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处理方式及法律依据。 首先,从会计处理方面来看,即使企业没有取得发票,实际发生的业务支出也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账务处理。也就是说,只要费用确实发生了,就应该在会计账目中如实记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所以,企业不能因为没有发票就不记录相应的成本费用。 然后,在税务处理上,没有发票可能会对企业的所得税产生影响。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企业发生支出,应取得税前扣除凭证,作为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相关支出的依据。一般情况下,发票是重要的税前扣除凭证。如果企业在汇算清缴期结束前,能够取得符合规定的发票,那么相应的支出可以在发生年度税前扣除。 若汇算清缴期结束后,企业仍未取得发票,也并非绝对不能扣除。如果支出真实且已实际发生,企业能够提供证明支出真实性的相关资料,如合同协议、支出依据、付款凭证等,部分支出仍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在税前扣除,但会面临税务机关的审核和调整风险。 此外,如果是因为对方拒绝提供发票等原因导致企业未取得发票,企业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可以与对方协商,要求其开具发票;协商不成的,可以向税务机关反映,由税务机关进行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