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交通事故伤亡该怎么处理?


当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时,以下是具体的处理步骤和相关法律要点。 首先,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停车。这是最基本也是必须要做的,停车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减少可能造成的更多伤害和损失。如果继续行驶,可能会构成逃逸,而逃逸会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接着,要积极抢救伤者。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伤者得到专业的救治。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如果自己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可以对伤者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比如止血、固定骨折部位等,但要注意避免因操作不当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 然后,要迅速报警。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向交警准确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等信息。在等待交警到来的过程中,要保护好事故现场,不要随意移动车辆和相关物品,以便交警能够准确勘查现场,确定事故责任。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移动车辆,比如为了不妨碍交通,也要做好标记,记录车辆和相关物品的原始位置。 之后,交警会对事故进行调查。他们会勘查现场,收集证据,询问当事人和证人等。当事人要如实向交警陈述事故发生的经过,不得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根据事故的调查结果,交警会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确定各方当事人在事故中应承担的责任。责任划分一般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 如果涉及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司法机关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民事赔偿方面,根据责任划分,事故责任人需要对伤者或死者家属进行赔偿。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如果车辆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保险公司会在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超出保险限额的部分由责任人自行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