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按规划平面方案建设该如何处理?


未按规划平面方案建设是一种违反规划管理规定的行为,通常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情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种行为违反了什么规定。规划平面方案是城市规划部门根据城市整体规划和相关要求,对建设项目的布局、建筑位置、功能分区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后确定的方案。建设单位有义务严格按照该方案进行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划条件进行建设;确需变更的,必须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未按规划平面方案建设就违反了这一规定。 对于未按规划平面方案建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责令停止建设。如果相关部门发现建设单位未按规划平面方案建设,会及时下达责令停止建设通知书,要求建设单位立即停止违规建设行为。这是为了防止违规建设行为进一步扩大,减少对城市规划和公共利益的影响。 第二种是限期改正。在责令停止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单位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对违规建设部分进行改正,使其符合规划平面方案的要求。比如,如果是建筑位置偏移,需要重新调整建筑位置;如果是建筑高度超过规划要求,可能需要拆除部分建筑以降低高度等。 第三种是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罚款的金额会根据违规建设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第四种是限期拆除。如果违规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建设单位会被要求限期拆除违规建筑。如果建设单位在规定期限内不自行拆除,相关部门可能会依法强制拆除,拆除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总之,未按规划平面方案建设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违规行为,建设单位应当严格遵守规划要求进行建设。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变更规划,应及时按照法定程序向相关部门申请变更。





